Friday, December 05, 2008

Moved

Now, I only focus on my site: http://www.shuguo.org
Please check it if you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me.

Saturday, May 03, 2008

善变的想法

在Nada实验室泡了一个下午,觉得别太发散了。应该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定位在瑞典的留学生活。用Wordpress来做。因为这样一是自己的优势,二是实在很难找出比较专长的方面。看了一下域名,lxsweden可以用,留学sweden。liuxueshenghuo,52sweden,52stockholm都是可以用的。价格也都公道,10美刀,还不错。
至于风格,一开始打算弄成flash的全站,走唯美路线。但是觉得效果和技术,速度,等许多制约因素,其实还是水平不够到位。模仿不来日式和韩国那些风格。
每天抽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续···
在wordpress的官方网站上面看到了几个提示,用来给网站做计划的。
1. what am I going to do with this? 我打算怎么做?

打算用wordpress,购买个空间和域名,长期使用了。有能力和机会的话,改进成Flash的那种精美的站点。

2. who is going to read this? 谁会来阅读这个站点?

我自己会阅读这个站点,或许朋友能看看,搜索引擎,留学生,打算做个个人信息招聘的人会来看。

3. what kinds of information will I be posting? 我要发布一些什么样的文章?

我的想法有几个,A. 瑞典留学生活的记录。游学生活。B. 瑞典设计。C. 数码,网络。D. 媒体,瑞典传媒和媒体管理相关信息。E. 个人介绍,求职或工作相关。

4. Why am I doing this? 我为什么做这个?

A. 锻炼和学习相关知识。觉得网络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方向。
B. 比较。同学都做出很棒的站点,有一些甚至以这个为生,相比之下自己没有什么作品。急于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C. 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色彩,以后回忆起来也能够有点东西,留个痕迹。
D. 对于中国网络还有许多的不足,觉得有时候自己能够看到这些差距,想尽量和西方靠近些。从技术,质量,内容等。

5. who am I doing this for? 这个是为谁而做?

为自己做的,但是希望能让其他人获得有用的信息。

6. how often am I going to be posting and adding information? 发布和更新信息的频率?

打算每天抽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更新,起步时或许会多花费些时间来做这个。

This website will be dedicated to transfer and express my opinion during my study life, and cover the topics of Student Life, Design, Media, Internet cool gears. The audience will be who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Sweden or interested in the oversea life, my friends, RSS gather engine, search engine. I will be adding posts every one day about some interesting post, if there would be. I am doing this because my expression needs, compare with my classmates,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internet.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主席语录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谦虚的一句话: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最自信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最清醒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最有自尊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最象长辈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令台独分子胆寒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最具英雄主义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最具前瞻性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最伤感的一句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最悲壮的一句话: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最写意的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
最酷的一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最有主人翁意识的一句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最畅快的一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最潇洒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最入镜的一句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Monday, March 31, 2008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录-转载

原文:http://club.news.sohu.com/r-Japan-271390-0-1-0.html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 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拜访昔日的日本首相、主管经济事务的部级官员、参与当年政府决策,并活跃在日本经济界的知名学者、在泡沫经济危机中破产的公司负责人等等。

系列报道将剖析当年日本经济是怎样在泡沫的不断膨胀中被摧垮的,客观地复制关于泡沫的各种观念。而这一切努力的归宿是:日本经济危机对当今的中国经济有何借鉴意义?在推进贸易自由化、资本全球化的同时,中国该如何避免遭遇经济危机的冲击和伤害?

10月底,深秋的东京已经很有些凉意。走在忙碌的东京街头,随便哪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给你讲一段泡沫经济的故事。

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会感慨地说,如果赶上泡沫经济年代开车就好了,那时候动不动就会有人拿出大把钱来,要求从东京打的到名古屋(大约300公里),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但现在是钱少车多,出租车的生意大不如前了。言语间满是对泡沫时代的向往。

在地铁老工作人员的记忆中,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20世纪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所以你可以看到,东京的地铁都安装了半高的屏蔽门,其最初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范自杀的人。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会告诉你:80年代有一种说法叫“割青麦”,就是公司在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就把他订下来,然后以进修的名义送到夏威夷去,因为怕被其它企业抢走。而一进公司的时候,老板就拿出10万日元说“今天不用上班了,你拿着钱去银座买衣服。”市道曾经是如此地景气。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吹起的这一个泡沫,是人类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在泡沫破裂后的15年间,日本都在为这个泡沫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时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使人均GDP从世界第18位,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现在,又经过了14年时间,日本的人均GDP从第一回到了第18。”东京电视台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莫邦富告诉本报记者。

泡沫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东京银座,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三越百货门口那一对石狮子,冷眼看着经济的潮起潮落。

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石狮子眼前的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东京的另一个地标 ——东京帝国广场,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日本正沉浸在一个 “地价不倒”的神话中。“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莫邦富说,“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这样的言论经常可以看到,并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并引以为豪。”

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 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 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东京都市圈,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几乎是垂直式的地价上涨,高峰期1990年的地价大约是1983年的2.5倍。

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般来说,劳动者仅靠工资收入所能购入住宅的价格限度应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住宅价格与年收入之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除了地价,股市正创造着另一个“不败”的神话。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1989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更是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当时,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80倍(其时,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市盈率为25~30倍)。但人们并没有预计到危机,“当时,日本曾经有40个经济学家对前景预测,没有一个人认为会出现经济危机,都对将来表示乐观。”山一证券前副社长北川文章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市场。主掌日本经济的大藏省也发表了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 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一向以高储蓄率和节俭 出名的日本人在银座排着队买LV的包。这种现象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从明治维新后的殖产兴业时代开始,日本一直有一种基本倾向:重视实业、轻视虚业。 所谓“虚业”主要指投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日本人把炒股的人称为“株屋”,就是“炒家”,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老百姓的钱财主要是存在银行、保险 公司和邮局。在“股市不败”和“地价不倒”的泡沫经济时期,老百姓纷纷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到了股市,“你不买股票,你就是笨蛋,一年的投资回报就有 100%。”莫邦富说。“银行拿着大把的钱来劝你买地,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 笔。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去买别的土地,如此循环反复。”邱永汉告诉记者,邱永汉在日本被称为“赚钱之神”,是一个历经日本几十年的经济 风云而不倒的投资家。

日本的资本家四面出击。1989年,在夏威夷,可以建高尔夫球场的山谷只有一个还在美国人手中,其它全部被日本人买了。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 树,他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 还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哈佛教授傅高义在惊呼《JAPAN IS NO.1》,日本人接着高呼《日本可以说不》,在这个狭小的岛国上,一亿人都沉浸在全球经济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泡沫之中。

破裂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格林斯潘说:“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为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自那时候开始,日本股票市场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直到今天,日经指数仍然在1.7万日元的位置振荡。

紧接着是地产。许多日本人还清楚地记得,1990年9月,日本国营广播电视台NHK连续5个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了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是可以 下跌的,并提出应让日本的地价下降一半,同时主张进行土地税制的改革,限制房地产融资。这一节目像颗重磅炸弹,其巨大的舆论冲击力揭开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的序幕。以这一节目的播出为转折点,日本的地价自二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开始急速下跌。

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当 年,六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15%~20%。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 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当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时,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挤泡沫手法。首先提高银行利率,进行宏观调控。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调贴现率。1990 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带来的油价上涨的冲击,日本银行将贴现率从4.25%一次性上调到6.0%。在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加息3.5个百分点,可见其力 度之大。

其次是从财政政策上入手。1990年3月,大藏省在政府税制调查会中设置了土地税制小委员会,探讨对土地税制的强化问题。10月,确定了以设立地价税为支 柱的土地税制的改革方向,并制定了《土地基本法》,次年4月开始征收地价税。1990年12月,土地政策审议会决定要拉低地价,正式开始挤压泡沫。

事后的统计表明,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破产者开始大量涌现。经济的萧条直接漫延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并且直抵民族文化的根基。日本的电视节目曾经流行对90年代的首相进行排序的游戏,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内阁走马灯似的变换,连日本人都说不清 90年代日本到底出了多少个首相。日本即便在二战后极度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

在日本国会议员,曾在宫泽喜一内阁任经济企划厅长官的野田毅看来,用“礼崩乐坏”来形容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一点上,作家宫崎骏的眼光无疑更加敏锐。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独生女千寻。宫崎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讲着日本社会的故事:泡沫经济破产后的长期不景气,旧有社会体 制的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的强烈不信任感,这些都是成人的麻烦;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见惯的黑暗。怎样找 一把钥匙打开光明之门,在宫崎骏的故事里,千寻最终激发出身体里全部的潜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险。但野田毅认为, “日本社会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利益主导了一切。”

中国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

在长达十五年的萧条之后,2005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进入“景气恢复”之中。一些从泡沫创痛中走出的日本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下一个 泡沫。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这一系列似曾相识的现象,让经济学家们更加热切地将今天的中国经济与当年的日本经济进行类比分析。

“中国已经清清楚楚进入了泡沫经济,完全没有错。”有着日本的格林斯潘之称的榊原英资一连向本报记者强调了三遍。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首先,导致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被视为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增加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在“广场协定”达成前一天的东京汇市上,1美元=242日元,而到了1985年底,美元就已跌破了200日元的大关。到 1988年年初,美元甚至跌到了1美元=128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升值了将近一倍。日元升值预期极大地刺激了境外资金大规模地流入,推动房价及股市持续、大幅上涨。今天人民币正在逐步升值之中,邱永汉认为,人民币最终升值的目标将是“1:5”。

其次,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在今年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熟悉的词汇。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带来经济萧条,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策政策。由于担 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日本中央银行连续 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在当时为日本历史上最低。相关数据显示, 1987~1990年间,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远超出其名义GDP的增长率。

第三,在本币升值的背后,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就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拥有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中国商务部最新的预计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还是在中国政府不断减少出口退税政策,大力压制出口后的数字。

第四,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也同当年的日本一样出现了地价和股市的大幅上升,并相互促进。在土地神话盛行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投资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拥有的土地资产,也就是说着眼于企业资产的隐含利益,评价股价时着眼于地价上涨的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过去拥有较多地产的企业,即使现在其本行收益为零,也会由于地价上涨而增加每股股票的收益,其股价因此而上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钢铁和重化学工业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本已被看作夕阳产业,此时却由于其拥有的地产而成了香饽饽,股价急剧上涨。这一股市投资的小小细节似乎也能在今天的中国股市中找到大量的案例。

“问题有两个,人民币升值要掌握在什么程度;对于现在的进入了泡沫经济的阶段怎么控制好程度。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好就可以顺利地通过泡沫困难的时代。”榊原英资认为。

警惕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中国正着手避免资产泡沫风险。虽然对于日本经济界“中国已经步入泡沫经济”的论断并不为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认同,但经济学家们一致的观点是,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值得中国警惕,中国应避免步日本的后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给《拯救日本——泡沫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写了书评,对于英国金融时报驻东京的记者吉莲·泰特写的 这本书,他感慨地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松下来的休闲活动。让我们不能轻松下来的,是这本书的主题——银行重组,让熟悉中国 银行界的读者不能不产生切肤之痛,许多段落,如果把文章中的主人公更换成一位中国银行家的名字,原来关于日本银行界的叙述几乎可以不用作大的调整就可以基 本适用于中国。

对于泡沫经济最大的土壤——日本金融体系和银行运行机制的反思,也许是对中国最可宝贵的经验。

“中国已经意识到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已经开始着手规避资产泡沫可能积累的风险。如果不犯日本当年的错误,中国可能创造应对近代以资产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最新模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说。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也清楚地预期到日元升值,假设我在1983年,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 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地上涨,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那 就是4800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 净赚300亿美元。”这是一个网友假设的最简易的“货币战争形态”。

今天,我们是否正在面对一场“货币战争”?

什么叫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

在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提高牟取利润,并不关 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一般通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得以直观的反映。价格总要回归价值,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

金融史上的知名泡沫

郁金香泡沫:在金融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泡沫经济故事应该说是17世纪30年代在荷兰兴起的郁金香泡沫经济事件。在当时的荷兰,郁金香的价格泡沫不断飞涨, 一盆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价格在当时可抵得上在阿姆斯特丹最好的运河边上出售的一座房屋。大量的郁金香交易商挤在各家酒馆里,以高价购买及出售手中存有的郁金 香期货。

1637年2月,郁金香的价格停止上涨。因为郁金香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渐渐明白了,对于这种产品的投资就是一种笨蛋投资理论的驱使(也就是说,他们花了这么高的价钱购买了这种花,在虚拟经济的基础上,他们就希望还会有更笨的人用更高的价钱来购买他们手中的花)。

1929年世界大危机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神奇的美国”。从1920年开始,美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了10年。同时,美国的股市也从1921年的75点上升到1929年的370点,每年平均增长了33%。当时的许多美国投资人都认为,“神奇的美国当然存在着神奇的股票梦”。

但1929年10月28日,美国股市狂跌不止,当日收市时为260点,单日跌幅为12.82%,这一天在历史上被称为 “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的钱瞬间蒸发,血本无归。经济恐慌的情绪笼罩着每一个美国人,银行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工厂关门、大批失业的工人露宿街头,紧 张而失落的社会气氛使美国到了内战的边缘。美国股市从1929年10月崩溃后至1932年,仅剩下63点,比起1929年高峰时期下跌了47%。可以这样 说,美国的经济至少倒退了10多年。

纳斯达克泡沫

纳斯达克市场从1971年创始,一直平平淡淡,1995年突破1000点,而后5年几乎是一口气冲上5000点。在 1999年暴涨一倍后,2000年3月急转直下,酿成一场百年不遇的股灾。总市值在18个月内缩水近四分之三,80%的股票跌幅超过80%,近40%的股票被迫或自愿退市。搜狐、新浪、网易当时相继跌破一元。

Saturday, March 29, 2008

网站新近想法

研究了将近两天的wordpress,博客,看了无数的相关网站。我爱水煮鱼,上面介绍了很多wordpress的相关技术。最新的2.5版也下载了下来。然后又看了一下DreamHost主机,优惠卷一类的,似乎开销到时很小,大概300人民币以内就能搞定。
然而,媒体最核心的东西:内容呢?!这似乎有绕了回来,又回到了技术与内容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原本打算做的Web2.0以及相关网络技术的站点,在我一顿搜罗和研究之后。发现还是有太多的人在做,我加了好多相关的朋友在FriendFeed上,都是很有想法的同学。更加让我动摇的是,如果我来做这个事情的话,‘信息过滤’与‘信息精炼’,时间和精力很是问题。
在FriendFeed的上面,还留意到一篇文章,是讨论FriendFeed在中文领域的迁移。我个人还是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毕竟将国外的优秀Web2.0网站向中文复制能够更高效的规避很多开发风险。但是原创和Innovation很是问题,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技术和团队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尽管也没有好的Idea)。而且这方面的用户需求,中国和西方差别很大。这样的一个Web2.0网站在国内似乎难以找到广大的人群来支持,但是如果已经比较有声望的站点,豆瓣或者校内来做,我觉得更合适一些。
思路继续向前,无意中看到了台湾同学的设计博客,感觉思路很清晰,而且迎合了北欧的优势:设计。朋友的文笔和想法很好,让我回忆起了很多曾经很关注的设计话题。似乎又回到了大学,回到了在搜狐上面建立的那个‘小日志本’。
现在遇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想做技术含量高的,难以被复制的站点,但缺乏技术水平和经验;打算做内容,媒体最本质和最精髓的东西,但是又很难把握内容的质量,而且丢掉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优势。看来需要Trad-off了。
早上,读了会儿爱枣报,一贯比较喜欢的风格,捎带调侃,直率的纰漏最新的时事。我为什么不能像那样,集成新近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连接,引导读者去深入阅读相关信息。话题就框定在我所感兴趣的方面,网络技术,设计,数码,商业价值。借鉴ReadWriteWeb上的Weekly Wrap up形式,类似做周报一样。暂时的想法就这些,至于Wordpress和域名,主机之类的,就暂时放在后面考虑吧,先把思路理清楚。

Friday, March 28, 2008

准备BLOG

刚参加完重修考试,打算好好弄一下自己的BLOG。
Blog这个东西,似乎已经开始红的发紫了,我才开始介入。这个时机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有时候想看的东西,特别是IT新技术和相关信息在中文BLOG里面真的很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
觉得是时候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了!
国外同学的BLOG和个人网站我看了一下,都很专业,该向他们学习学习。
至于平台的选择方面,我由于在 WordpressBlogger 这两个。
对于我来说,我更倾向Wordpress,由于同学的个人站点就是用它来建造的,我个人比较欣赏。而且自由度更大,但是我对这个服务不熟悉,虽然简单的设置应该没问题,但是涉及到精确的更改一类的问题,似乎就有了点难度。
然而Blogger比较简单,而且能跟Google相关服务无缝整合,但是弊端就是自由度。
博客的主题就定在Web和Internet新技术,打算侧重对我接收到的信息再加工,做到Fliter和评论的作用。
我觉得博客的未来方向应该需要有这样的信息筛选的角色,象读者文摘一样,通过大量的摄取信息,精炼出‘最有价值’的,展现给读者。现在网络上不缺乏信息,然而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处理是最棘手的问题。我打算在这方面做一定的工作。

Monday, March 24, 2008

老者长谈

复习重修考试,在斯大上自习。
复活节,所以人不多。
在2层遇见一老者,50~60岁,也在自习。
我学了许久。快精疲力尽时,打算回家。
老者过来,闲聊了起来。
从教育,谈到环境,又谈了些政治,历史。
博学的老者。
接着又抱怨瑞典的高校,他自称拥有很多博士学位,但是在这却找不到一份工作。而且他所说的学位都是美国名校,Harvard,Columbia,等一类的,而且所涉猎知识面很广。经济,物理,医学,历史,etc。
我感触,学者的路十分艰辛,而且要不停的坚持。
学术的机遇也很重要,尽管知识渊博,但是没有适应当地的情况和体制,同样艰辛。
老者劝我不要在这里久留,谈到瑞典这个社会是在向下走。
其实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打算毕业就回国。但是现在这边的短期利益,薪水诱惑,慵懒的生活,让我动摇了自己的信念。
而且,是去是留,也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继续向前走,用知识和经验来慢慢判断。